“国七条”引领大学毕业生调整就业观
□本报记者陈旺胜
温家宝总理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七项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毕业生、高校以及人事部门对“国七条”有何反应?昨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毕业生:期待基层就业软环境更加优化
山大威海分校商学院应届毕业生张鑫说,目前他正在找工作,如果基层或者中小企业能够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他愿意去工作。
张鑫认为,“国七条”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意图是好的,但基层的软环境还必须跟上。他期待各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用人单位也能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哈工大(威海)汽车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生王浩说,他希望基层和中小企业能形成合适的人才培训体系。
昨日,山大威海分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孔雷介绍说,毕业生的择业观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他了解的情况看,2009届毕业生大多数并不排斥到农村发展。
高校:注重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就业是学校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我对‘国七条’非常认同。”孔雷介绍说,该校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在85%以上。为了促进学生就业,他们一方面加入211高校就业联盟,推行职业辅导,并聘请劳动、组织、人力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做讲座,对学生进行礼仪培训等;另一方面,老师还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开拓就业市场。他期待各省市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并表示今后该校将在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
哈工大(威海)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老师杨俊敏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要不要去中小企业或基层就业,学生面临两难选择。他认为“国七条”的出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基层。
为促进学生就业,该校去年走访了100家单位,并举办专场招聘会100多场。今年,他们工作的核心是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人事部门:优化服务落实更多利好政策
市人事部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的大事,也是关乎未来中国发展的大事,需要多部门、全社会合力来营造更好的环境。
他介绍说,去年,来我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8000人,今年估计会更多。他表示,今后人事部门将做好服务工作,采取更多的办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平台,尤其是将完善网上就业平台。他认为,“国七条”是纲领,应在此基础上制定更详细可行的配套政策。
来源:威海晚报20090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