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制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哈工大的学制有4年的时候,也有5年的时候。1920年学校创办初期,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一律用俄语进行教学,按俄国规章办学。学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每学年有两次考试。考试方式多采用口试。
1922年至1930年学校实行5年制;1930年至1945年重新改为4年制;1945年以后又恢复为5年制。5年制的教学计划是根据苏联同类性质的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的。
当时,毕业答辩设立特殊的考试委员会,由本校教学人员和中东铁路的高级职员组成,一般有十六七人之多。学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才准予毕业,并授予工程师称号。1924年10月,学校有了首届毕业生,铁路建筑系22名毕业生都获得了工程师称号。1925年,机电工程系也有了第一期毕业生,共25人获得工程师称号。
1936年12月,学校决定取消俄语教学,从此不再招收俄文班学生。但学校对原有的俄文班学生仍按原来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用俄语讲课。最后一批用俄语授课的学生于 1938年12月全部毕业。从1937年1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办学思路的阶段。授课的语种由俄语改为日语,学制4年。学校不再招收俄国学生,只招收中国、日本、朝鲜学生,分科教学制改为年级教学制,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大改革。
历史上的国际性
大学从1920年建校起到俄文班最后一批学生1938年末毕业,哈工大共培养毕业生1267人,其中中国学生382人,占30%;苏联及波兰人885人,占70%。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前苏联、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等世界各国。
俄语班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是:普遍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学制教育,获得了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哈工大的毕业文凭得到苏联等欧洲国家的承认。许多毕业生以他们在哈工大取得的全部考试成绩顺利进入世界著名大学深造,取得更高的学位。在国外的哈工大毕业生,都能够以完全称职的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的身份,在许多国家工作,在经济、科学技术研究及教育事业中为人类做出贡献。
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也有的成为社会活动家。例如,1934年毕业的范绪箕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40年毕业的王竹亭教授曾任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原台湾“行政院”院长孙运璇先生是1934年机电工程系毕业生;朝鲜前政务院总理、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是1943年应用化学系毕业生。在日本有一个“哈工大同窗会”,参加这个同窗会的300多名学者、专家和有关人士都是哈工大的老校友,他们成为中日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媒介。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早在1925年,哈工大就有了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哈尔滨市学生党支部成立,有哈工大4名学生党员。1931年学校建立了学生党团支部。在中共北满地委直接领导下,哈工大地下党组织在反对瓜分中国的《九国条约》、声援“五卅”运动、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五路”斗争中积极宣传抗日,组织反满抗日活动。哈工大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在反动势力实行黑暗统治的岁月里,利用各种机会,采取灵活形式,为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权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孟兆麟、苏丕承等一些优秀地下党员和爱国青年在抗日斗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图章、学习笔记等遗物,现展览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永远激励着年轻的一代。
1945年抗日胜利后,哈工大由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由中长铁路局领导。这时的办学宗旨是为中长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制5年,一律用俄语上课。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是教学人员自己编制的,其基本内容和苏联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大体相似,到1950年新中国接管前,设有土木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经济、采矿、化工和东方经济等系及预科。这时的哈工大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新中国接办、改造和发展哈工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马洪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