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多的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201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已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评选活动官方网站为:http://star.xiaomei.cc/。
根据《201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方案》的评选条件,校区在各学院推荐的基础上,对候选人进行了资格审核、联评,决定推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12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三班学生路丽睿、理学院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学生刘爽两名同学参加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
附件一:路丽睿事迹材料
风雨两经天,奔波寒暑连。何惧前路险,亮剑永向前。
我是来自山西吕梁岚县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2012年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当我走进校门的时候,回望坎坷的中学时代,我不禁想起了“越努力越幸运”这一句话。从高中入学的全校655名到高中毕业的全校15名,从升学无望的“预备复习生”到考入哈工大(威海)的幸运,我坚信,基础差并不是隔离优秀的墙,我坚信,只要我能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大学也会不断向优秀奋进。
做志愿服务的带头人
从贫穷的大山里走出来的我,对“经济贫困”和“教育贫穷”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我走进大学、认识大学之后,我便把我的课余工作几乎全部锁定在了“助贫”的领域。大一年级,我担任了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在班长团支书期间,我参与到了学院的“社会妈妈”爱心帮扶活动中,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帮助了一个家庭贫困的小女孩儿,每周坚持的辅导和每年的爱心筹集,我和我的班级一直在坚持。
然而,“社会妈妈”的平台终究是有限的,班级同学轮流辅导这种模式也并不是效果最佳的,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情感建立与情感关怀的融入才是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于是,我和谭军华老师发起并组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第一支常设志愿服务类实践团队“传爱社会实践团”,然而,对于一个崭新的团队,极度缺少公益启动资金,面对这一难题,我毅然投入了我所有的奖学金。此外,“长效的机制”是一大难题,“稳定的平台”又是一大难题,为了建立更好的体系化服务机制,我付出了将近三年的光阴来探索、改进,为了创建更广阔的服务平台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受益,我花费了将近三年的光阴在奔波。
“让爱改变碍”智障儿童暑期大型调研服务,“践行中国梦,励志在儿童”暑期大型筑梦服务,将“社会妈妈”从一个班级移植到实践团仅有五六个人的“部门”,和威海团市委合作,举办爱心书架建立的“青园工程”,在团市委的介绍下和神道口中学商议实践基地组建失利到在院团委的帮助下建立钦村小学实践基地的成功,后峰西小学项目化服务分队的建立,我克服着重重的困难,奔走在威海各大机构和小学之间,让团队的服务平台逐步完善。而最重要的是:坚持。每一月,每一周,我和队员们都在坚持着团队资助儿童的帮扶,至今已坚持了将近三年,三年里,已先后有一百二十人加入到了我的团队中,累计受助儿童达六十余人、团队了足迹遍布了高区妇联、钦村小学、神道口小学、残联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福利院等多个地方。
在这期间,也带领团队收获了“201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重点实践团队”、“2013年山东省大学生三下乡重点实践团队”、“2013年山东省优秀实践团队”等诸多荣誉。
有人问及我“你的志愿服务时长有多少小时了?”,我会很自豪的回答:“我的时长计量单位是年。”当别人说“你肯定加了不少分吧?”的时候,我也会摇摇头,从来没有从志愿服务中索取过零点一分的加分,一切,只为了把“爱”献给世界。
事迹报道: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成果网络巡礼校园榜样人物之志愿者的星空news_detail.asp?id=16245。
做服务同学的先驱
一名志愿者,不仅要把爱送给贫穷,还要送给身边的同学,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一年级担任班长团支书期间我便积极投身到了班级建设中,营造学风、塑造班风,举办学习、实践、创新、文化等团日活动十余项,在职期间带领班级取得了三好班级、优秀团支部、金牌班级等多项荣誉,达成了“第一学年班级成绩均分和优秀率第一”、“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百分百”、“寝室文化月全部获奖”、“全班寝室卫生检查一学期全优”等目标。
后来,离任班长后,我担任了学业辅导员,这一任,便又是两年,大二大三两学年,我分别担任了1313203班和1413201班的学业辅导员,在学业辅导员任期,我坚持每晚早出晚归,下午第二节没课的时候我会第一个达到学弟学妹的自习室,每个晚自习,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连续两年,从未变过。
两年的学业辅导员之后,大四我又接任了船舶三个班级的辅导员工作,帮助15级的学弟学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我依然坚持着学业辅导员岗位上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我都会去自习室帮学弟学妹答疑解惑,每天晚上,我都会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答疑到最后一刻。
学生工作的岗位上,曾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追逐科研梦,把梦带给身边人
对于一名学生,如果自己的学习不能变得优秀,帮助别人的资本便少了很多,所以,我始终坚持着自己成为“研究型”人才的梦,学习,是科研的基础,对于学习,我也从来不放松,最终以六学期成绩专业第六保研至校本部航天学院力学专业。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这种力学类学科,本科生可以做的研究很少,为此,我大二便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提早开始学习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且自学了CATIA、Rhino等建模软件,自学了3Ds MAX建模与动画制作软件,自学了ANSYS结构有限元软件和Fluent流场分析软件,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自己参加了数次科技立项,主持了“滑轮可收式双轮暴走鞋”、“水上四旋翼直升机”、“半柔性翼两栖侦察概念船‘雨燕号’”、“运载式平板救援概念船”等科创项目,后来,我和同学设计的平台在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取得了全国特等奖的荣誉。
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渐的我加入到了纵向课题的研究中,以本科生的身份独立承担了省公关课题“基于成本估算的铺层排样优化船舶设计平台”和大学共建课题“船舶三维设计优化平台”的三维虚拟接口模块开发,为此,我自学了VB.NET编程语言和CATIA的二次开发技术。
一个人的提升,是前进,带领身边的人一起提升,才是飞腾,在实验室的积累,激发了我把力学类学科的科研普及给同学们的思想,为此,我和同学一起组建了MOT创新中心,依托社团这个平台,开设了“3Ds MAX建模与动画培训”科程、“科技创新启蒙教育”课程,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每一个人。
大学所获部分荣誉:
第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制作大赛特等奖
国家励志奖学金
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个人
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哈工大优秀学生干部(两次)
哈工大优秀团员“星光灿烂奖”
哈工大(威海)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哈工大(威海)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哈工大(威海)预备党员培训班优秀学员
哈工大(威海)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优秀学员
附件二:刘爽事迹材料
无悔的是青春,执着的是梦想
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从填报志愿的那一刻起,有一根线将我与威海这座海滨小城紧紧牵连。曾经对大学有过无数次幻想的我,带着好奇和憧憬从贫困的农村走进了哈工大这个铸梦的地方。但英语的障碍,计算机的障碍,让刚入大学的我几乎绝望。我深知起点低,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大学里就要迎风奔跑。我用刻苦努力弥补了英语和计算机的不足,不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而且几乎所有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成绩都专业排名第一。并且学习成绩连续两年专业第一,过去三学年的平均学分绩95分,高出了第二名3分。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成就感,当接受校区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我自豪的说,大学让我学会了奔跑,我要用耕耘诠释这无悔的青春。
年少时的起起伏伏
我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父亲在银行工作,家里的生活还算是富裕,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什么叫穷,什么叫苦。由于一次工作上的失误,父亲被革了职,而且要交一笔较大数额的罚款,使我原本富裕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为了抚养三个没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开始去砖窑做苦力,累死累活一天才能赚不到一百块钱,远远不够家里的日常开支。这时候的我只有十岁,不懂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依旧带着孩子固有的调皮,整天玩耍不认真学习,直到小学五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我以数学四十分语文六十分的成绩“荣居”班里最后一名,当我带着成绩单回家给父亲看时,一向要志气的父亲用皮带狠狠地抽了我一顿,这一顿打把那个充满稚气的我打成了一个懂事的大人。这使我知道了父母面对的是巨额的外债,知道了父亲每天要忍受多么大的压力,更知道了仅仅大自己一岁的姐姐为什么那么努力地读书,知道我再也不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了,知道了穷人家的孩子就要早当家。于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高考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带着好奇和憧憬来到了哈工大。
大学里的跌跌撞撞
三年前,是哈工大的国防背景吸引了我,可命运的轮盘却将我推向了数学系,在高中对数学充满敌意的我有过恐慌,有过茫然。一开始的大学生活除了英语和计算机的压力,数学上课跟不上老师的压力更让我内心充满了自卑,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的我常常不知所措。在那段难熬的日子,曾彷徨过,抱怨过,无奈过,但苦苦思索我终不甘永远落后。基础不好,天赋不行,坚持成为了我唯一的筹码。威海寒冬每个清晨的六点钟,我偷偷溜出宿舍,扎进自习室去预习去复习,慢慢地,我对数学有了莫名的感觉,像是喜欢又像是习惯,更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数学。对数学的狂热源于坚持,源于勤奋,源于一个个黑夜中的摸索。在过去的三学年里,学习一直是我的主旋律。不懈的努力使我取得优异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取得了所有专业课考试中全部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三学年平均学分绩专业第一,成绩的背后不仅仅是对数学的狂热,更多的是焚膏继晷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我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并先后获得了一等人民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辛勤付出,扎扎实实让我在生活与学习中步步为营。
科研上的扎扎实实
我深知创新是时代赋予青年人的权利和责任,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从大二开始我就参加了李文学副教授的课题组。从上讨论班到确定题目,定理推导,再到论文撰写,最后投稿改稿,这一步步都让我受益颇多。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我已完成了三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 论文《The existence of periodic solutions for coupled pantograph Rayleigh system》已经被杂志Math. Method Appl. Sci.所录用,另两篇论文也投到了高水平的SCI期刊,已完成一次小修。此外,我所负责的科技立项项目《线性耦合Rayleigh方程的系统周期解的研究》在校区被评为了A等级。
此外,为了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我在学科竞赛方面也积极争先,全国大学数学竞赛的国一奖,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省三奖,以及认证杯数学建模模竞赛的国际二等奖,三等奖都是我付出汗水最好的见证。
工作中的兢兢业业
作为班级最早一批发展的党员,我在校积极分子党课培训和预备党员党课培训,都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过去的五个学期里,我曾担任13级学业辅导员和1206202班的学习委员,答疑、晚自习辅导这些简单的工作令我感到莫大的充实。并且我还在课余时间自学Matlab, 并站在讲台上无偿为数学建模协会的同学讲授Matlab基础知识,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曾荣获三好学生,哈工大优秀团员,哈工大(威海)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心怀感恩的我不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社会,多次参加义务献血。我来自贫困家庭,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不管学业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到高区支教,还在家乡免费开设辅导班,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和自己一样的贫困孩子的命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被校区评为了【身边的践行者】荣誉称号,事迹被校园网报道news_detail.asp?id=15840。
总结语
三年的大学时光忙碌而充实,接下来,我会更加努力,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