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校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新闻 - 威海校区 - 正文

徐晓飞校长出席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并做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4-10

4月8日,主题为“新工科建设:愿景与行动”的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出席会议并致辞,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韩筠以及来自60多个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张大良做了主旨报告。他指出,建设发展新工科,一是要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把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二是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服务发展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主动面向未来,全面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他提出,要将新工科建设放在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由大到强这一时代背景下去谋划,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把握好“一魂、三规、三教、两学”。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即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校区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逐步形成新工科建设发展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围绕“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什么是新工科”和“如何建设新工科”做了关于“新工科建设路线图”的主题报告。

徐晓飞在大会上做了题为《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新兴产业变革与可持续竞争力入手,重点围绕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特点、新工科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新工科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及知识体系构建、“计算机+”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算机+”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要素、新工科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等方面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培养学生“可持续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他指出,大学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而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应对未来全球事务处理和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意识及责任心,能够深刻认知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变化并把握科学工程技术在信息化社会变化中的推动作用及对全球化的影响,能够深刻认识个人在信息化社会各种变化当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等分别围绕新工科建设做了专题报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代表在会上先后发言。

本次研讨会是继今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之后,国家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举行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挑战、机遇与路径深入研讨,形成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行动计划。

(校报/文图片来源于新华网)